對著顯示屏一扔,就可以被讀取出內容的U盤;汽車前玻璃就是GPS定位系統……《碟中諜4》中的高科技讓觀影人嘆為觀止。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,隨著物聯網和云計算技術的發展,將來的智慧醫院,會有過之而無不及。
檢查結果實時發送
患者不用等著拿了
“結果得等半個小時……”“下午三點來取結果……”在以往去醫院的就診過程中,每當有了抽血化驗或者拍片檢查項目,工作人員總會這樣囑咐患者一句。濟南市兒童醫院信息科主任王萌告訴記者,隨著將來信息技術的發展,這種“叮囑”將會多余。
“將來的患者來醫院看病,辦張卡存上錢,不用掛號,直接去分診,然后去相應醫生的診室。醫生在電腦上開好檢查單化驗單,直接發到相關科室,病人帶著卡去就行了。等到抽完血、拍完片子,也不用等結果,回到醫生診室就行了。檢驗科室會將結果第一時間傳到相應醫生的電腦上,醫生依次給病人出具診斷結果、開方。”王萌說。
輸液患者不接觸藥品
二維條碼掃描確定患者
“收方室并不是真的收取患者手里的紙質處方,這些”處方“早就通過醫生的電腦傳到輸液中心了。”王萌說。
收方室的王芳蘭告訴記者,患者到“收方室”是打印二維條碼。打印出來的二維條碼,一張有自己輸液的詳細信息,是給患者的;剩下的則是根據輸液的數量和種類,打印貼在輸液瓶上的標簽。
“以前都是患者拿藥品去輸液中心,再排隊什么的,現在根本不用了。液體不經患者手,在無菌配液中心配好后,直接發到護士手里。護士那里有一個掌上手持電腦(PDA),一掃二維條碼就能核對到底是不是這個病人的藥……”王萌告訴記者。
“一卡”通行所有醫院
檢查化驗不用重復
王萌告訴記者,目前,國內廈門、珠海、湛江以及湖南的部分醫院,已經實現區域醫療資源的共享。“比如說在這家醫院做的檢查,第二天出結果,患者可以就近從別的醫院看結果。”
記者從濟南市衛生局獲悉,從去年4月開始,該局啟動了全市醫療數據資源共享工程,打造“數字化醫院”。一期工程在市中心醫院、市五院、婦幼保健院、兒童醫院4家醫院開展,將醫院之間的信息應用系統進行統一整合,建成統一的衛生數據中心,實現患者基礎診療信息檢驗結果的互聯共享。
“目前這項工作還在做著,這就是一個區域醫療的概念。以后在兒童醫院看了病,又去婦幼保健院,那里的醫生也能看到我們這里的檢查、診斷、處理等等。”王萌說。同時記者了解到,“數字化”還把知情權交給病人,把醫療信息交給病人和家屬。“病人在家里的電腦查看自己的醫療信息,現在理論上沒什么問題,只要有軟硬件的投入,肯定也會實現。”濟南市衛生局相關負責人表示,屆時,讓病人和家屬參與醫療決策,這樣的服務將使病人和家屬更為滿意。
名詞解釋
?。壑腔坩t院]
以電子標簽一卡通、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療信息系統為示范,將磁條卡升級為電子標簽就診一卡通,建設無線遠程醫療與醫療監護、遠程健康管理、藥品供應鏈管理、重要醫療器械追溯等物聯網應用,推動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服務體系建設。
|